要理解叶片泵的工作原理,首先需要了解它的基本构成。叶片泵主要由定子、转子、叶片和配油盘等部件组成。定子是叶片泵的固定部分,其内表面通常是一个近似椭圆形的曲线。转子是旋转部分,它与定子同心安装,但两者之间存在着微小的偏心距。叶片则安装在转子的径向槽内,可以在槽内灵活滑动。配油盘则负责控制油液的进出,它安装在定子和转子之间,与转子一起旋转。
当你启动叶片泵时,转子开始在驱动轴的带动下高速旋转。叶片在离心力和根部压力油的作用下,沿着转子槽作径向移动,紧贴在定子内表面上。这样,两片相邻的叶片和定子的内表面、转子的外表面以及两侧配油盘就形成了一个个独立的密封空间。
当转子按一定方向旋转时,处在小圆弧上的密封空间会经过过渡曲线运动到大圆弧的过程中,叶片外伸,密封空间的容积不断增大,形成局部真空,从而吸入油液。而另一边,密封空间从大圆弧经过过渡曲线运动到小圆弧的过程中,叶片被定子内壁逐渐压进槽内,密封空间容积变小,油液被挤压,从压油口压出。
单作用叶片泵的特点是,转子每转一周,每个密封工作腔只完成一次吸油和一次压油。因此,单作用叶片泵也称为非平衡式叶片泵,其轴承负载较大。改变定子和转子间的偏心量,可以改变泵的排量,所以单作用叶片泵通常是变量泵。
双作用叶片泵的工作原理与单作用叶片泵相似,但有着显著的不同。双作用叶片泵的定子内表面是由两段长半径圆弧、两段短半径圆弧和四段过渡曲线组成的,形成了大致呈椭圆形的内腔型面。转子和定子同心安装,没有偏心距。
当转子旋转时,叶片在离心力和根部压力油的作用下,沿转子槽作径向移动而压向定子内表面。这样,由两片相邻的叶片和定子的内表面、转子的外表面和两侧配油盘就形成了一个个独立的密封空间。当转子按一定方向旋转时,处在小圆弧上的密封空间经过渡曲线运动到大圆弧的过程中,叶片外伸,密封空间的容积增大,形成局部真空,从而吸入油液。而另一边,密封空间从大圆弧经过过渡曲线运动到小圆弧的过程中,叶片被定子内壁逐渐压进槽内,密封空间容积变小,油液被挤压,从压油口压出。
双作用叶片泵的特点是,转子每转一周,每个密封工作腔完成两次吸油和两次压油。因此,双作用叶片泵也称为平衡式叶片泵,其作用在转子上的油液压力相互平衡,所以又称为卸荷式叶片泵。为了使径向力完全平衡,密封空间(即叶片数)应当是双数。由于定子和转子同心,所以双作用叶片泵为定量泵。
叶片泵作为一种重要的液压元件,有着许多优点。首先,它的输出流量比齿轮泵均匀,运转平稳,噪声小。其次,它的工作压力较高,容积效率也较高。再次,单作用叶片泵易于实现流量调节,双作用叶片泵则因转子所受径向液压力平衡,使用寿命长。此外,叶片泵结构紧凑,轮廓尺寸小而流量较大。
叶片泵也有着一些缺点。首先,它的自吸性能较齿轮泵差,对吸油条件要求较严,其转速范围必须在500~1500r/min范围内。其次,它对油液污染较敏感,叶片容易被油液中杂质咬死,工作可靠性较差。此外,叶片泵结构较复杂,零件制造精度要求较高。
叶片泵在机床液压系统中应用最为广泛。它具有结构紧凑、体积小、运转平稳、噪声小、使用寿命较长等优点,但也存在着结构复杂、吸油性能较差、对油液污染比较敏感等缺点。一般叶片泵工作压力为7MPa,高压叶片泵可达14MPa,随着结构和工艺材料的不断改进,叶片泵也逐渐向中、高压方向发展,现有产品的额定压力高达28MPa。
叶片泵主要用于
_51吃瓜校园大赛每日大赛">电 话:86-0571-81716925
传 真:86-0571-28867000-01735
0571-56287008
手机:15601829156
地址:浙江省杭州市江干区凤起东路42号1801室
网址:drblwz.com
E-mail:1161527902@qq.com
想象你站在一个精密机械的内部,眼前是一个由无数零件组成的复杂世界。在这个世界里,有一种神奇的装置,它能够将机械能转化为液压油的压力能,这就是叶片泵。叶片泵的工作原理图,就像是一幅描绘其内部运作的神秘地图,今天,就让我们一起揭开这幅地图的神秘面纱,深入了解叶片泵的工作原理。
要理解叶片泵的工作原理,首先需要了解它的基本构成。叶片泵主要由定子、转子、叶片和配油盘等部件组成。定子是叶片泵的固定部分,其内表面通常是一个近似椭圆形的曲线。转子是旋转部分,它与定子同心安装,但两者之间存在着微小的偏心距。叶片则安装在转子的径向槽内,可以在槽内灵活滑动。配油盘则负责控制油液的进出,它安装在定子和转子之间,与转子一起旋转。
当你启动叶片泵时,转子开始在驱动轴的带动下高速旋转。叶片在离心力和根部压力油的作用下,沿着转子槽作径向移动,紧贴在定子内表面上。这样,两片相邻的叶片和定子的内表面、转子的外表面以及两侧配油盘就形成了一个个独立的密封空间。
当转子按一定方向旋转时,处在小圆弧上的密封空间会经过过渡曲线运动到大圆弧的过程中,叶片外伸,密封空间的容积不断增大,形成局部真空,从而吸入油液。而另一边,密封空间从大圆弧经过过渡曲线运动到小圆弧的过程中,叶片被定子内壁逐渐压进槽内,密封空间容积变小,油液被挤压,从压油口压出。
单作用叶片泵的特点是,转子每转一周,每个密封工作腔只完成一次吸油和一次压油。因此,单作用叶片泵也称为非平衡式叶片泵,其轴承负载较大。改变定子和转子间的偏心量,可以改变泵的排量,所以单作用叶片泵通常是变量泵。
双作用叶片泵的工作原理与单作用叶片泵相似,但有着显著的不同。双作用叶片泵的定子内表面是由两段长半径圆弧、两段短半径圆弧和四段过渡曲线组成的,形成了大致呈椭圆形的内腔型面。转子和定子同心安装,没有偏心距。
当转子旋转时,叶片在离心力和根部压力油的作用下,沿转子槽作径向移动而压向定子内表面。这样,由两片相邻的叶片和定子的内表面、转子的外表面和两侧配油盘就形成了一个个独立的密封空间。当转子按一定方向旋转时,处在小圆弧上的密封空间经过渡曲线运动到大圆弧的过程中,叶片外伸,密封空间的容积增大,形成局部真空,从而吸入油液。而另一边,密封空间从大圆弧经过过渡曲线运动到小圆弧的过程中,叶片被定子内壁逐渐压进槽内,密封空间容积变小,油液被挤压,从压油口压出。
双作用叶片泵的特点是,转子每转一周,每个密封工作腔完成两次吸油和两次压油。因此,双作用叶片泵也称为平衡式叶片泵,其作用在转子上的油液压力相互平衡,所以又称为卸荷式叶片泵。为了使径向力完全平衡,密封空间(即叶片数)应当是双数。由于定子和转子同心,所以双作用叶片泵为定量泵。
叶片泵作为一种重要的液压元件,有着许多优点。首先,它的输出流量比齿轮泵均匀,运转平稳,噪声小。其次,它的工作压力较高,容积效率也较高。再次,单作用叶片泵易于实现流量调节,双作用叶片泵则因转子所受径向液压力平衡,使用寿命长。此外,叶片泵结构紧凑,轮廓尺寸小而流量较大。
叶片泵也有着一些缺点。首先,它的自吸性能较齿轮泵差,对吸油条件要求较严,其转速范围必须在500~1500r/min范围内。其次,它对油液污染较敏感,叶片容易被油液中杂质咬死,工作可靠性较差。此外,叶片泵结构较复杂,零件制造精度要求较高。
叶片泵在机床液压系统中应用最为广泛。它具有结构紧凑、体积小、运转平稳、噪声小、使用寿命较长等优点,但也存在着结构复杂、吸油性能较差、对油液污染比较敏感等缺点。一般叶片泵工作压力为7MPa,高压叶片泵可达14MPa,随着结构和工艺材料的不断改进,叶片泵也逐渐向中、高压方向发展,现有产品的额定压力高达28MPa。
叶片泵主要用于